您的位置:首页 > 滚动资讯 > 阿僧祇劫 阿僧祇

阿僧祇劫 阿僧祇

导读 本文为大家带来阿僧祇劫 阿僧祇 的相关内容,更多精彩的内容就来无忧生活网吧!

关于阿僧祇劫,阿僧祇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,今天小六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阿僧只劫指菩萨由发心至成佛的修行期间。

2、又作三阿僧只、三僧只、三劫。

3、‘阿僧只’梵语作asam!khya或asam!khyeya,译作无数或无央数,原意是指数目的最大极限。

4、‘劫’是时间名,梵语作kalpa,译作长时,意谓长远的时间。

5、‘劫’有大中小之分,此处指大劫。

6、阿僧只劫即三个大阿僧只劫,是菩萨积集菩提资粮的时间。

7、 一般将此三阿僧只劫以一阿僧只劫为一期,分成三期。

8、但关于各期的修行经历与成就,诸经所说不一。

9、如《优婆塞戒经》卷一云(大正24·1039a)∶‘我于往昔宝顶佛所满足第一阿僧只劫,然灯佛所满足第二阿僧只劫,迦叶佛所满足第三阿僧只劫。

10、’《大毗婆沙论》卷一七八谓初阿僧只劫逢事七万五千佛,第二阿僧只劫逢事七万六千佛,第三阿僧只劫逢事七万七千佛。

11、《大智度论》卷四谓初阿僧只中,心不自知我当作佛;二阿僧只中,心虽能知我必作佛,而口不称我当作佛;三阿僧只中,心了了自知得作佛,口宣我于来世当作佛而无所畏。

12、 关于三劫与修行位次之配列,经论所说并不一致。

13、小乘家说三十四心断结成道,故无菩萨三只之位次可论,但天台《四教义》卷四以之配于声闻的位次,谓初阿僧只是所谓外凡,即得五停心别相总相念处之位;二阿僧只劫是内凡中的暖位,亦即用暖法智慧修六度之位;三阿僧只劫是顶位,即行六度,于四谛观解分明之位。

14、 大乘佛教方面,《瑜伽师地论》卷四十八谓一切住总经三无数大劫方得圆证∶经第一无数大劫,勇猛精进者次第证得极欢喜住;经第二无数大劫,证得无加行、无功用无相住;经第三无数大劫,证得最上成满菩萨住。

15、《摄大乘论本》卷下谓,有五补特伽罗,经三无数大劫∶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无数大劫,修行圆满;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与有相行、无相行补特伽罗,于前六地及第七地,经第二无数大劫修行圆满;无功用行补特伽罗自此已上至第十地,经第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。

16、此说以地前所经的时间为初阿僧只,初地至第七地为第二阿僧只,八地至十地为第三阿僧只。

17、 梁译《摄大乘论》卷下另出七阿僧只、三十三阿僧只的说法。

18、七阿僧只之说以地前有三阿僧只,地中有四阿僧只。

19、三十三阿僧只劫之说谓地前方便地中有三阿僧只,十地中地地亦各有三阿僧只,其劫量与前之三阿僧只等。

20、《法华经玄赞》卷一分大中小劫论其劫量,谓三十三阿僧只中,七地已前为小,八、九、十地为中,地前为大。

21、 《华严五教章》卷下之二谓,若依始教,修行成佛定经三阿僧只,但此劫数不同于小乘。

22、若依终教,有定、不定二义。

23、言菩萨修行决定经历三僧只,即定三僧只,此是约化仪,又约实报而言,言非仅经三僧只,须经无量不可计数阿僧只,即不定三僧只。

24、此与于其余杂类世界立时者不同,是约佛德无限量而言。

25、此外,若依顿教,一切时分皆不可说,因一念不生即说是佛。

26、若依圆教,一切时分皆悉不定,因诸劫相入。

本文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免责声明: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投诉邮箱:1765130767@qq.com。
本文地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