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 > 动态要闻 > 古诗蜂 古诗峰

古诗蜂 古诗峰

导读 本文为大家带来古诗蜂 古诗峰 的相关内容,更多精彩的内容就来无忧生活网吧!

大家好,小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。古诗蜂,古诗峰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。

2、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,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,足见其高。

3、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。

4、承句写目极之辽远。

5、承句用典,《玄中记》云:“桃都山有大树,曰桃都,枝相去三千里。

6、上有天鸡,日初出照此木,天鸡即鸣,天下鸡皆随之。

7、”以此验之,则“闻说鸡鸣见日升”七字,不仅言其目极万里,亦且言其声闻遐迩,颇具气势。

8、虽是铺垫之笔,亦不可等闲视之,实景语中的高唱。

9、且作者用事,深具匠心。

10、如典故中“日初出照此木,天鸡即鸣”,本是“先日出,后天鸡鸣”,但王安石不说“闻说日升听鸡鸣”,而说“闻说鸡鸣见日升”,则是“先鸡鸣,后日升”。

11、诗人用事,常有点化,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,或用事失误目之,恐意有另指。

12、转句“不畏”二字作峻语,气势夺人。

13、”浮云遮望眼”,用典。

14、据吴小如教授考证,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,如《新语·慎微篇》:“故邪臣之蔽贤,犹浮云之障日也。

15、”王句即用此意。

16、他还有一首《读史有感》的七律,颔联云:“当时黯暗犹承误,末俗纷纭更乱真。

17、”欲成就大事业,最可怕者莫甚于“浮云遮目”、“末俗乱真”,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,恰败于此。

18、诗人良苦用心,于此诗已见端倪。

19、结句用“身在最高层”拔高诗境,有高瞻远瞩的气概。

20、转、结二句,绝妙情语,亦千古名句;作者点睛之笔,正在结语。

21、若就情境说,语序应是“因为身在最高层,所以不畏浮云遮目”,但作者却倒过来,先说果,后说因;一因一果的倒置,说明诗眼的转换。

22、这虽是作诗的常法,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。
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免责声明:本文来源网友投稿及网络整合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投诉邮箱:1765130767@qq.com。
本文地址: